社论式广告

现代世界的智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

20.
股票

2020年7月16日|还没有评论

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应具有能耗低,但高效率运转。华为可以通过其ICT技术实现数字化改进这些系统。王小强,解决方案总监运输华为,详细解释。

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的解决方案

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内部最便捷、最安全的交通方式。近年来,其低能耗、高效率的优点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。

为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优势,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轨道交通,建立信息通信技术应用,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服务。

LTE技术是目前3GPP定义的最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。

然而,新兴的经济和技术趋势对城市轨道交通ICT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,如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要求更高、更多样化,对车地无线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对城市轨道交通ICT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对城市轨道交通ICT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安全,传输带宽更大,基于IP和宽带网络的进步,加上IP服务(如CCTV和多媒体广告)的快速增长,带宽利用率需要提高,并构建高度可靠的网络。

LTE技术是目前3GPP定义的最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。它是面向未来的列车对地面无线通信技术。但是怎样才能完全满足城市轨道DCS网络的要求呢?

为了解决所有这些挑战,华为有以下适合智慧城市轨道的子解决方案:

城市轨道云解决方案

华为在支持多线集中运营、一个ICT平台、快速响应等方面具有业务可靠性高、运营效率高、开放性和兼容性强的特点。

Urban Rail LET-M Solution

华为解决方案为支持FAO(全自动运行),多业务统一承载,可靠性高,可达9级QoS平滑切换,易运维,可视化调度。

城市轨道敏捷IP网络解决方案

为了支持基于ip的系统和应用,宽带传输信道,统一承载网,降低运营成本。华为解决方案组网可靠,多业务统一承载,向前兼容。

下一代城市轨道DCS解决方案

对于这个解决方案,我们使用专用频率的LTE网络。长距离单基站覆盖原子级GPS + 1588 V2时钟,且可靠性高。目前,华为城市轨道交通解决方案服务全球超过100条线路,长度超过2000公里。

数字化轨道数字化自动化

建立可靠的、融合的、简化的专用无线网络用于车地通信:华为TDD 1.8 GHz LTE-M解决方案

在中国九条地铁线已经部署了华为的时分双工(TDD)的1.8 GHz长期演进机器类型通信(LTE-M)私人网络解决方案,以建立一个更安全,更可靠的列车对地面通讯专用无线网络。网络高效地进行通信为基础的列车控制系统(CBTC),线槽,乘客信息系统(PIS),和闭路电视(CCTV)的服务。

TDD 1.8GHz的LTE-M标准的开发背景

中国城市轨道多线路网络排名第一的美誉。在2018年底,城市轨道线(占全球总量的22%)的5761.4公里投产在中国大陆和运输21.07十亿人次。在这种情况下,CBTC,语音调度,PIS,CCTV和应用程序支持城市轨道网络的安全,可靠和适当的操作,其中无线通信平台,实现了关键功能 - 数据连接。

传统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采用两种模式四个网络进行相关服务。三Wi-Fi网络用于承载CBTC,PI​​S,CCTV和服务在公共频段,但易受干扰,甚至可能会导致意外的火车停工。同时,有限的Wi-Fi覆盖的距离意味着需要多台设备,复杂的维护,而高速列车运行期间,贫困人口的整体网络性能,使得它难以加快网络,阻碍交通的创新。此外,窄带陆地集群无线电(TETRA)网络,负有中继服务,不能支持智能城市轨道交通和智能设备,包括视频通话,任务调度和多媒体服务的功能。

为了解决传统无线通信解决方案的痛点,中国于2016年正式发布了LTE-M标准,严格定义了承载CBTC、集群、PIS和CCTV业务的能力要求。LTE-M技术有三个显著的优势:

  1. 可靠性:专用频段,避免公共信号干扰;可能的冗余备份
  2. 融合:多种服务统一承载;9级服务质量(QoS)机制,确保CBTC优先级最高
  3. 简化:单个基站覆盖半径可达1.2公里,便于部署和维护,城市轨道交通两站之间不需要设备。

截至2019年底,在中国40个城市的130多个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已经选择了建设LTE-M网络进行CBTC,线槽,PIS,CCTV和服务。其中,华为已经帮助城市轨道客户在36个城市建设LTE-M专用网络凭借其全球领先的LTE解决方案,90线。

TDD 1.8 GHz LTE-M应用前景

2020年,华为计划推出针对地铁线路的可视化IPH解决方案,采用无人驾驶和基于TDD 1.8 GHz LTE-M标准的不需要人工检查的增强机器类型通信(eMTC)物联网(IoT)解决方案。

TDD 1.8 GHz LTE-M的产业链在清晰的频谱规范和行业标准的指引下正在快速发展。在短短5年时间里,大约有10家供应商能够提供TDD 1.8 GHz LTE-M解决方案,与数十家车载终端和集群终端供应商合作。华为解决方案已与主流CBTC、PIS和CCTV厂商完成互操作性测试(iot)。正如这些测试所表明的,该解决方案可以成功应用于客户的“火车到地面”通信。

2020年,华为计划推出针对地铁线路的可视化IPH解决方案,采用无人驾驶和基于TDD 1.8 GHz LTE-M标准的不需要人工检查的增强机器类型通信(eMTC)物联网(IoT)解决方案。

在国际市场上,宽频城市轨道车地通信的发展正在加快。华为的TDD 1.8 GHz LTE-M解决方案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复制:它已经通过澳大利亚的城市铁路、埃塞俄比亚和安哥拉的轻轨实现了商业化。南太平洋、中亚和非洲的建设正在进行中。华为将继续创新TDD 1.8 GHz LTE-M城市轨道解决方案,实现无所不在的连接,促进全球城市轨道行业的快速发展。

郑州地铁:第一条使用LTE-M的地铁线路

郑州地铁1号线于2013年开始运营。该线路首次采用LTE-M承载PIS和CCTV业务,实现了下行8mbit /s、上行6mbit /s稳定的列车对地无线传输。这标志着实时高清PIS首次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。在客户看来,LTE在网络容量、覆盖、抗干扰、移动性等方面都比其他技术先进。这些能力有助于增强客户在未来部署华为LTE-M解决方案用于地铁建设的信心。

重庆地铁:第一条承担CBTC服务的地铁线路

重庆地铁5号线(2017年开通)和环线(2018年开通)采用LTE-M,采用无干扰许可频带、双网1+1备份、高可靠无缝切换、多业务QoS等技术,为CBTC业务提供最高质量保证。在这两条主要的地铁线路上实现敏捷运营。与此同时,北京地铁燕房线和南京地铁S9线开始运行,部署LTE-M进行CBTC服务。

广州地铁:第一条使用LTE-M干线网络的地铁线路

广州地铁14号线支线在2017年开始运营这里,LTE-M无线网络进行语音中继,视频回传,列车状态监控,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平台,并为地铁运营和管理所需的其他通信服务。网络提供了多种调度模式,包括点至点的电话,集团电话,和公共广播(PA)。

案例研究:温州市域铁路S1线

2019年1月23日,温州轨道交通S1线正式投入运营,温州成为中国大陆第33个运营轨道交通的城市。此外,它是中国首条将生产服务迁移到云计算的轨道交通线路,并在2018年获得了中国地铁协会(CAMET)颁发的最佳信息化实践奖。

温州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采用双层架构:城郊(S)线为区域郊区通勤轨道交通系统,地铁(M)线为城际大容量系统。到2020年,该网络将包括三条通勤铁路线(155.26公里)和三条地铁线路(80.03公里),总长度为235.29公里。在此基础上,面向未来的轨道交通网络将包括三条通勤铁路线和四条地铁线路,全长381.51公里。

传统分布式架构面临的挑战

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大型系统集成分布式计算机和机电设备。通过采用传统的三电平控制和两级管理体系结构,该系统包括多个子系统,例如中央综合监测,设备的维护和网络管理,站综合监测,段/场综合监测,以及模拟和训练系统。

投资巨大,资源利用率低

综合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硬件成本,因为它需要在控制中心,车站,仓库和40-50实时服务器独立部署,历史服务器,工作站服务器和其他设备。另外,服务器和计算资源的利用率一直低于百分之五的很长一段时间,造成了巨大的浪费。

部署周期长,成本高

ISCS由多个网元组成,维护成本高。独立采购服务器和调度工作站,物料到货慢,调试部署工作量大,服务上线和部署周期长,实施成本高。

ISCS云解决方案满足业务需求

华为在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,结合传统的ISCS架构,采用FusionSphere云平台开发出ISCS云解决方案。此外,该解决方案采用了与传统解决方案相同的服务逻辑架构,并部署在虚拟机上。此外,骨干网解决方案在行业传统解决方案的基础上,采用基于mlps的三层组网设计,单环双节点,链路聚合。

ISCS云解决方案在OCC机房部署华为高性能FusionCube 9000。无需外部存储设备和交换机,集成刀片服务器、分布式存储设备和网络交换机。预集成分布式存储引擎、虚拟化平台和云管理软件,实现按需资源分配和线性扩展。FusionCube 9000将多台刀片服务器虚拟化为一个计算资源池(集群),在虚拟化平台上提供高可靠性服务,在云平台上部署业务。通过OCC在FusionCube 9000的不同机框间合理规划和部署业务应用,使主备业务虚拟机运行在不同的机框内,避免单点故障,提高系统可靠性。

根据该方案,在仓库机房安装FusionCube 9000,并部署ISCS容灾云。云与OCC云以主备方式工作,为OCC系统故障时的业务接管和服务提供准备,保证业务的连续性。此外,还可以在容灾云上部署仿真系统和业务培训系统。

ISCS云解决方案在高架站点部署工作站,或在地下站点部署站点服务器,确保站点与中心断开连接时,业务降级。当骨干链路出现故障时,工作站/站服务器接管本地业务,将业务数据实时存储在本地。骨干链路恢复后,可以将故障期间存储的业务数据同步到中心云平台。

隧道火车轨道

S1线的开幕展示了基于云的解决方案的好处

温州轨道交通S1线于2018年10月1日开始试运行,2019年1月23日开始客运运营。到目前为止,ISCS云平台运行正常,表明云计算技术在城市轨道核心生产服务中的正式应用。

云解决方案的好处在业务部署和推出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来。

快速服务推出

云平台支持快速业务发放。与传统的单站独立部署方式相比,该方案将服务上线时间缩短了20天,保证了轨道交通线路准时开通。

降低了硬件投资

基于云计算的硬件所需的投资减少了45%。该解决方案支持在实际运营过程中,根据资源使用情况,按需增加线路容量,进一步利用资源,节约硬件投资。设备功耗降低60%以上,节省机房空间70%以上。

更少的运营管理人员

未来,希望每个城市都能建立自己统一的基于ict的多轨道网络平台,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支持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。

传统架构下,设备分散,调测、运维工作量大,风险高,一线运维人员约50人。

但集中式资源的云解决方案只需要4 - 5名云管理人员,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。

云计算技术与城市轨道服务的进一步融合,也将城市轨道云化从单一领域转变为多个领域。未来,希望每个城市都能建立自己统一的基于ict的多轨道网络平台,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支持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。

想了解更多华为在铁路领域的数字解决方案,点击这里

相关的组织

相关的人

把这个发给朋友